大學專攻攝影和現代美術的内田美奈子,在東京出版社工作負責了一本和菓子書籍之後迷上了,跟在京都的大學專攻英語的杉山早陽子(左邊的一位)同時在京都的和菓子老舖工作,2006年以「每日都想吃和菓子」為主題開始了二人組的「日菓」店。十年間,別創一格的和菓子大獲好評,名氣越來越響亮,幾乎所有書本雜誌都介紹她們的作品,而且篇幅真的不少。
早就渴望試一試「日菓」的和菓子,但一個月只開一次店,其餘時間必須訂20件以上,顧客對像以茶會或公司團體為主,而且2016年解散了!幸好,杉山早陽子小姐在西陣開了一間創作工房,每月只開兩至三次,還須事先在網上預約,每次都碰不上開店日,這天終於遇上了!
西陣的店面沒任何招牌記號,町家老房子的大部份面積用來做工房,只留下入口小小的位置做簡單的陳列,除了常備的招牌作,還有當月的款式。
收銀櫃也不是一般的現成之物,那是附近著名的「家具屋 木印」(kijirushi) 的度身訂造木櫃,當天我也買了一個kijirushi的麵包木板。
2018年3月9日做了「藥玉」,山藥和艾草及紅豆餡做「金团」(きんとん)是我最愛的口味,也象徵昔日放入藥草、香草及香料的繡球,有無病息災和長壽安康之意。
吃過的和自己做的「金团」也不算少了,但這樣清甜而味道又那樣濃郁,還是第一次品嘗!正因為甜度不高,山藥和艾草的原始之味份外突出,紅豆餡的豆味從未如此香濃,傳統的講究細滑,杉山小姐的做法卻保留點點「起沙」的質感,那就是她追求的「自然」了!她說看見某事某物某風景的瞬間便能構思新的設計,名符其實的「和菓子作家」。
以往「日菓」的作品以日常生活所見的事物設計造型,是為「人工物」,到了「御菓子丸」,杉山小姐回到「自然界」的原始設計,無論外貌和味道,都出於自然。杉山小姐的生菓子及常備的乾菓子跟傳統的設計有很大的分別,色彩鮮豔的設計不多,色彩點到即止,但質感味道非常細緻,充份顯現季節的特性。
「鉱物の実」,以季節生果、寒天和甜菜糖做成水果的結晶體,其實就是琥珀糖,外脆內軟的寒天糖一般是長條或圓型,我曾試做,知道多邊型難度高很多!
「ほころび 」(綻放)是一款奇妙的創作菓子,主要材料是三盆糖、芝麻和黃豆粉,看似硬實則入口慢慢溶化,味道逐一出現。
一個月只開店兩三天,其它日子做什麼呢?杉山小姐和不同的單位合作互動,為不同主題或概念設計和菓子,例如一些展覽、茶與陶瓷、寺廟舉行的祭典等等。
http://www.kac.or.jp/events/22580/
御菓子丸
地址:京都市北区紫竹下園生町38-10
交通:巴士「下岸町」站
2018年4月的開店日期
4月20日及22日
時間:12:00-17:00
生菓子:「薬箱 Kusuribako」和「薬玉 Kusudama」
菓子:「鉱物の実」和「ほころび 」(綻放)
截止預訂:4月10日
Tips:可用英語填寫網頁內的訂購表格
地圖